老中医_你身边的中医专家
·疾病版 ·英文  ·简体 ·繁体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 业内新闻 | 针灸推拿 | 中医妇儿 | 不孕不育 | 肾肺膀胱 | 中医外科 | 中医病症 | 中医基础 | 用药常识 | 中医养生 |
论坛 | 经典书库 | 食疗药膳 | 男科杂症 | 十月怀胎 | 心脑血管 | 疾病辩证 | 中医性学 | 名医名家 | 美容健身 | 单方偏方 |
疾病专题: | 糖尿病 | 高血压 | 更年期 | 前列腺 | 抑郁症 | 关节炎 | 冠心病 | 肝硬化 | 荨麻疹 | 黄褐斑 | 失眠症 | 腰腿痛 | 口腔炎 | 脑中风 | 多动症 | 牙痛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针灸推拿 > 针灸专科 > 外科疾患
中医针灸治疗丹毒
  laozhongyi.yiduiyi.net.cn  时间:10-22  来源:  发布:laozhongyi
 
 

  丹毒是指皮肤突发灼热疼痛、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生于下肢者称“流火”;生于头面者称“抱头火丹”;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相当于西医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多在皮肤损伤、足癣、溃疡等情况下,为皮内淋巴管性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春、秋季多发。 K9u老中医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火毒为病。多因血分有热,外受火毒,热毒搏结,蕴阻肌肤,不得外泻;或皮肤黏膜有损伤,火毒之邪乘虚而入引起。同时可夹有风热、肝火、湿热、新生儿胎热火毒等。 K9u老中医
  【临床表现】 K9u老中医
  多发生于下肢,其次为头面部。有皮肤、黏膜损伤病史。开始可见恶寒、发热、头痛、纳呆等全身症状,病损局部皮肤发红,压之褪色,放手即恢复,皮肤稍隆起,境界清楚。严重者红肿局部可见有瘀点、紫斑,逐渐转为暗红色或橙黄色。56天后发生脱屑,逐渐痊愈。新生儿丹毒常呈游走性。 K9u老中医
  1.风热上扰  通常发于头面部。病损局部(火欣)红灼热、肿胀疼痛,甚则发生水疱。伴恶寒发热、骨节疼痛、纳差、溲赤、便秘、眼胞肿胀难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K9u老中医
  2.湿热蕴结  多发生于下肢。病损局部(火欣)红肿胀,灼热疼痛,亦可见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皮肤坏死。伴发热、心烦、口渴、胸闷、关节肿痛、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浮数。反复发作,可形成大脚风(象皮脚)。 K9u老中医
  3.胎火蕴毒  常见干新生儿。多发生于脐周、臀腿之间。皮损局部红肿灼热,呈游走性。伴壮热、烦躁、呕吐。舌红、苔黄,指纹紫黑。 K9u老中医
  【治疗】 K9u老中医
  1.基本治疗 K9u老中医
  治则:泻火解毒、凉血化瘀,只针不灸,泻法。 K9u老中医
  处方:以皮损局部和手阳明经腧穴为主。 K9u老中医
     合谷  曲池  血海  委中  阿是穴 K9u老中医
  方义:合谷、曲池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能清泻阳明之热毒;血海为足太阴脾经穴,泻之可活血化瘀;委中为足太阳经合穴.别称“血郄”,配阿是穴散刺出血可清泻诸阳及血分之郁热,凉血解毒,寓“宛陈则除之”之意。 K9u老中医
  加减:风热上扰加大椎、风门疏风散邪;湿热蕴结加阴陵泉、内庭、丰隆清热化湿;胎火蕴毒加中冲、大椎、水沟凉血解毒;胸闷心烦加内关、膻中宽胸散结;呕吐加内关、中脘和胃止呕。 K9u老中医
  操作:委中、阿是穴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并可在刺络的基础上加拔火罐(面部禁用);余穴常规针刺,用提插捻转泻法。每日l2次。 K9u老中医
  【其他疗法】 K9u老中医
  1.耳针;取神门、肾上腺、皮质下、枕。毫针中强度刺激;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K9u老中医
  【验案举例】 K9u老中医
  安某,男,61岁。左下肢小腿灼热肿胀、痛痒兼作1个月。查:小腿皮肤鲜红,扩展面为18cm×19cm,边缘清楚且高于皮肤,行步艰难。伴烦躁、失眠。肌注青霉素2周无效,用度冷丁、安定仅能暂时止痛。用三棱针于患部周围皮下暗紫色小血管怒张处刺破血管(每次刺45针),待黑血自行溢出。每日1次,次后隔日1次,并加刺血海、隐白,摇大针孔,挤血数滴。结果:次消肿,3次止痛,6次痊愈。2个月后随访无异常(王雪苔.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第1版,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l:670671)。 K9u老中医
  【文献摘录】 K9u老中医
  1.《针灸大成》:混身发红丹,百会、足三里、曲池、委中。 K9u老中医
  2.《疮疡全书》:丹毒,用温水洗患处,三棱针刺毒上二三十针,或磁锋砭之亦妙。 K9u老中医
  【按语】 K9u老中医
  1.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但多用于下肢丹毒,头面部及新生儿丹毒病情一般较重。应采用综合疗法。 K9u老中医
  2.治疗中被污染的针具、火罐等应严格消毒,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老中医专稿·转载注明出处】  
 
 
 
 
 
 
 
 
 
站内搜索
  中医专题 
· 中医针灸治疗肩周炎·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 中医针灸治疗落枕· 中医针灸治疗扭伤
· 穴位疗法治疗手脚发冷
  最新专题
· 荨麻疹中医针灸医疗· 中医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
· 中医针灸治疗腰痛· 中医针灸减肥
· 中医针灸治疗腱鞘囊肿· 中医针灸治疗肘劳
· 中医针灸治疗肩周炎·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 中医针灸治疗落枕· 中医针灸治疗扭伤
 
  食疗药膳
· 肾病患者如何调养· 肾虚男的五种滋补办法
· 初秋肾虚应该多吃几个滋· 辨证用膳 告别便秘
· 常见骨外伤调理药膳· 食疗验方止久咳
· 自泡药酒误区多· 失眠中医食疗药膳
· 阳痿食疗方· 牙龈出血 试试食疗
  针灸推拿
· 天枢——消子宫肌瘤效堪· 针灸辨证 不离经络
· 针灸不离循按,治疗当辨· 急性胃炎中医针灸诊疗
· 按摩治泄泻· 尿路感染中医针灸诊疗
· 便秘中医针灸诊疗· 咽炎中医针刺诊疗
· 荨麻疹中医针灸医疗· 小儿发热中医推拿诊疗
 
 
  中医病证
·耳聋中 ·红斑狼 ·多囊卵 ·消渴中 ·肺痨中 ·胆结石 ·肝癌中 ·心悸中 ·遗精中 ·夏季热 ·抑郁症 ·癃闭(小 ·喉痈中 ·咽炎( ·水肿中 ·紫癜性 ·过敏性 ·小儿夜 ·腹痛中 ·呃逆中 ·痞满中 ·小儿腹 ·小儿呕 ·滞颐(流 ·口疮中 ·鹅口疮 ·喘证中 ·小儿肺 ·小儿咳 ·鹅掌风 ·缺乳中 ·癥瘕中
 


Copyright 2006-2020,版权所有 老中医一对一 laozhongyi.yiduiyi.Net.CN laozhongyi.yiduiyi.net.cn
本站所刊登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治疗依据,您不能仅凭此信息治疗疾病。服用药物或进行治疗时,请遵医嘱。
本站部分图文取自互联网。若发现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将删除作品、停止传播 。
扫码加公众号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