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_你身边的中医专家
·疾病版 ·英文  ·简体 ·繁体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 业内新闻 | 针灸推拿 | 中医妇儿 | 不孕不育 | 肾肺膀胱 | 中医外科 | 中医病症 | 中医基础 | 用药常识 | 中医养生 |
论坛 | 经典书库 | 食疗药膳 | 男科杂症 | 十月怀胎 | 心脑血管 | 疾病辩证 | 中医性学 | 名医名家 | 美容健身 | 单方偏方 |
疾病专题: | 糖尿病 | 高血压 | 更年期 | 前列腺 | 抑郁症 | 关节炎 | 冠心病 | 肝硬化 | 荨麻疹 | 黄褐斑 | 失眠症 | 腰腿痛 | 口腔炎 | 脑中风 | 多动症 | 牙痛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针灸推拿 > 中药拔罐 > 拔罐总述
中药拔罐
  laozhongyi.yiduiyi.net.cn  时间:01-23  来源:  发布:lwzxh
 
 

        中药拔罐疗法是指将拔罐与中药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治疗中不仅能起到拔罐时的温热刺激和机器刺激作用,而且又可发挥中药的药理作用,提高拔罐的治疗效果。 eIb老中医
eIb老中医
二、中药拔罐疗法医疗保健eIb老中医
(一)中医学的认识eIb老中医
eIb老中医
      拔罐疗法之所以能取得其他疗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因为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形成一套独立的治疗手段。它虽然只是在局部或经络腧穴穴位上刺激,然而可循经传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起局部乃至全身反应,从而调整机体功能,达到同其经脉、调整气血、平衡阴阳、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逐寒,祛病健身的目的。 eIb老中医
1、平衡阴阳,扶正祛邪,调节功能eIb老中医
eIb老中医
 阴阳是贯穿中医理论体系多个方面,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病规律,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有机的协调,即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当由于某种因素破坏,则致阴阳失调,产生种种疾病。《内经》中提到“阴性则阳病,阳性则阴病;阳性则热,阴胜则寒。”而拔罐疗法则能调整某些脏器功能,促进阴阳转化、消长,从而达到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的目的。 eIb老中医
2、调整气血,疏通经络,增强体质eIb老中医
eIb老中医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血脉对人体起濡养、推动、温煦作用,气血的偏盛偏衰导致体内阴阳失横。经络是营卫气血运行机体的通路,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则邪正相搏,运行不畅。拔罐疗法则从其穴前导之,或在对应之穴启之,使所闭之穴感受到刺激,循经传导,则所滞之气血亦缓缓通过其穴,而复流行,从而营卫调和,经络疏通,增强体质。 eIb老中医

3、达抑遏 ,活血化瘀,托毒排脓,促进血循eIb老中医
eIb老中医
经络是沟通上下,联系内外,运行气血的网络和通道,它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和筋骨皮肉等有机联成一体,而整体功能的维持则五脏为中心,通过脏腑、气血、经络并行调节。经络通畅,气血运行如常,脏腑功能正常,则生命活动正常,脉络瘀阻、气滞血瘀、气血亏虚可致种种病变,拔罐疗法则通过对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组织产生充血、淤血等变化,改善血液循环,使经络气血畅通,五脏六腑得到营养,开达抑遏,活血散瘀,促进血循环。对于疥疮脓疡之类未成脓者则可在负压吸引作用下,使毒血吸出,气血疏通,瘀阻消散,已成脓者则托毒排脓,症状迅速减轻。 eIb老中医
4、消肿止痛,除湿逐寒,通利关节eIb老中医
eIb老中医
所谓“不通则痛”风、湿、寒等邪侵袭人体,痹阻于筋脉,致使关节发生红、肿、热、痛等病理变化,进而致机体活动障碍。其主要病机就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拔罐疗法则通过其温热,机器刺激及负压作用,吸出筋肉血脉中的风寒,逐其湿气,从而使脉络之邪祛除,气血通畅,筋脉关节得以濡养、通利,即所谓“通则不痛”、“荣则不痛”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称为火气罐,用以治疗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腰痛等症而不必服药。 eIb老中医
eIb老中医
反映病候,协助诊断  外邪侵袭人体,气血失调,冰鞋可以由表入里,由浅入深转变。内脏出现病变时,邪气亦可能经过经络的流柱,气血的盛衰而由里及表,在相关经络、局部及内脏相联系部位出现不同症状或体征。因此通过拔罐部位皮肤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与内脏的关系。如肩井穴出现紫斑、瘀点多位颈椎病气血瘀滞型的表现。拔罐后色深伴局部发热者为热毒炽盛或阴虚火旺,局部不发热者为寒凝、阳虚、气虚;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为受风等。此外也可以测知疾病的预后。通过数次拔罐后,灌区皮肤颜色变淡、瘀斑或点稀少,说明病变减轻,向良性方向发展。否则病变加重或无明显改善,此即所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eIb老中医
(二)   现代医学的研究和认识eIb老中医
eIb老中医
科学的发展及医学的研究模式改变,使人们对非药物疗法加以认可和接受,从而对拔罐疗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现分别叙述如下: eIb老中医
1、刺激作用eIb老中医
拔罐疗法是一种遵循经络穴位的中医外治法,亦属于刺激疗法,亦属于刺激疗法。通过罐内的负压,使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产生刺激作用和生物学作用。罐内的负压,吸引力极强,据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朱观煦、马璋瑶报道:“用投火法和闪火法拔罐,无论陶罐、玻璃罐、大号罐或小号罐,都能获得相近似的负压强极限值,其值高达50.65千帕,就吸拔力而言,大口罐大于小口罐的吸拔力,临床上实际应用的负压值一般多在42.65千帕。机械拔罐器为42.65千帕,而30分钟内负压值基本不变。”这样大的负压吸引力也可使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而产生组织淤血、放血,发生溶血现象,而红细胞的破坏,血红蛋白的释放,使机体产生了良性刺激作用,这种刺激又称为溶血刺激。负压的形成同时牵拉神经、肌肉以及皮下腺体,引起一系列内分泌反应,如释放组织胺、5-羟色胺等,神经介质,然后通过神经体液机制,调整整个机体的功能,由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质,再由大脑皮质发生反射作用,使机体增强抗病能力。通常负压吸引拔力愈大,这种刺激的量和强度就愈大。在临床试验中轻而缓的拔罐,可使神经受到抑制;强而急的拔罐则使神经兴奋;过强过重的吸拔,又可使神经抑制。身体处于兴奋状态时拔罐可使其镇静,身体处于抑郁状态时,拔罐可使其兴奋。总之,通过调整负压吸引力大小的机械刺激作用,可使机体功能趋于平衡。 eIb老中医
2、热刺激作用eIb老中医
eIb老中医
拔罐疗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此种刺激能使局部的前曾组织发生被动充血,促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血液循环加速,从而改善皮肤的血液供应;增强皮肤深层细胞的活力;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及细胞吞噬能力,使局部温度升高;同时增加局部耐受性及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促进疾病好转。据有关文献报告,进行过拔罐的地方,血红蛋白和白细胞都比全身有显著增加,其中血红蛋白增加20%,红细胞增加100万以上,白细胞增加8000左右,所以拔罐后促进新陈代谢,使病情好转,恢复健康。皮肤内的汗腺和皮脂腺都有分泌和排泄的作用,拔罐的此种作用可加速新陈代谢,从而汗腺和皮脂腺功能加强;同时可使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局部皮肤组织气体交换加强,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除,起到解毒作用。 eIb老中医
药物作用eIb老中医
eIb老中医
拔罐疗法与药物疗法相结合,可提高疗效,充分发挥药物作用。此作用亦是建立在温热刺激作用基础上,拔罐后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新陈代谢旺盛,因而有利于药物吸收,直达病所,发挥其治疗作用。孟氏活血通络液经临床实验研究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祛除风湿、运行气血、散寒止痛功效,在负压吸拔作用下,更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对穴位、经络的作用。 eIb老中医
消炎,缓解机体疼痛作用eIb老中医
eIb老中医
 任何刺激,只要达到一定强度都可以成为伤害性刺激,当传入神经末梢接受了刺激以后,机体内便产生致痛物质,从而导致疼痛。同时局部的组织在刺激下也发生炎症反应,产生炎性渗出物,和一系列红肿、痛等病理变化。拔罐疗法的负压、吸吮、牵拉、挤压皮肤和浅层肌肉的良性刺激,可引起血液重新分配,改善神经调节,从而改善局部内环境,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病变部位组织细胞的恢复和再生。吸拔后引起的血液循环的改善,可迅速带走炎性渗出物及致痛因子,减少或消除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同时局部白细胞的轻微增多和吞噬功能的增强,可以吞掉细菌和病毒,所以又有消炎作用。 eIb老中医


  【老中医专稿·转载注明出处】  
 
 
 
 
 
 
 
 
 
站内搜索
  中医专题 
  最新专题
· 怎样避免火罐烫伤?· 拔罐的吸拔方法与运用
· 明明白白拔火罐· 拔罐的操作步骤
· 拔罐疗法的发展历史· 拔罐方法
· 拔罐疗法简介《2》· 拔罐疗法《1》
· 中药拔罐· 拔罐,弄清病因再下手
 
  食疗药膳
· 肾病患者如何调养· 肾虚男的五种滋补办法
· 初秋肾虚应该多吃几个滋· 辨证用膳 告别便秘
· 常见骨外伤调理药膳· 食疗验方止久咳
· 自泡药酒误区多· 失眠中医食疗药膳
· 阳痿食疗方· 牙龈出血 试试食疗
  针灸推拿
· 天枢——消子宫肌瘤效堪· 针灸辨证 不离经络
· 针灸不离循按,治疗当辨· 急性胃炎中医针灸诊疗
· 按摩治泄泻· 尿路感染中医针灸诊疗
· 便秘中医针灸诊疗· 咽炎中医针刺诊疗
· 荨麻疹中医针灸医疗· 小儿发热中医推拿诊疗
 
 
  中医病证
·耳聋中 ·红斑狼 ·多囊卵 ·消渴中 ·肺痨中 ·胆结石 ·肝癌中 ·心悸中 ·遗精中 ·夏季热 ·抑郁症 ·癃闭(小 ·喉痈中 ·咽炎( ·水肿中 ·紫癜性 ·过敏性 ·小儿夜 ·腹痛中 ·呃逆中 ·痞满中 ·小儿腹 ·小儿呕 ·滞颐(流 ·口疮中 ·鹅口疮 ·喘证中 ·小儿肺 ·小儿咳 ·鹅掌风 ·缺乳中 ·癥瘕中
 


Copyright 2006-2020,版权所有 老中医一对一 laozhongyi.yiduiyi.Net.CN laozhongyi.yiduiyi.net.cn
本站所刊登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治疗依据,您不能仅凭此信息治疗疾病。服用药物或进行治疗时,请遵医嘱。
本站部分图文取自互联网。若发现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将删除作品、停止传播 。
扫码加公众号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