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_你身边的中医专家
·疾病版 ·英文  ·简体 ·繁体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 业内新闻 | 针灸推拿 | 中医妇儿 | 不孕不育 | 肾肺膀胱 | 中医外科 | 中医病症 | 中医基础 | 用药常识 | 中医养生 |
论坛 | 经典书库 | 食疗药膳 | 男科杂症 | 十月怀胎 | 心脑血管 | 疾病辩证 | 中医性学 | 名医名家 | 美容健身 | 单方偏方 |
疾病专题: | 糖尿病 | 高血压 | 更年期 | 前列腺 | 抑郁症 | 关节炎 | 冠心病 | 肝硬化 | 荨麻疹 | 黄褐斑 | 失眠症 | 腰腿痛 | 口腔炎 | 脑中风 | 多动症 | 牙痛 | 祛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导航 > 问医
缓解春困 中医支招
  laozhongyi.yiduiyi.net.cn  时间:03-1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发布:laozhongyi
 
 


3jS老中医

  春天到了,天气逐渐回暖,很多人此时有困倦和疲乏的感觉,俗话称“春困”。3jS老中医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副主任中医师谢富明说,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是生病,而是随着气温逐渐暖和,人体毛细血管和毛孔舒张,血液供应需求增加,大脑氧气供应相应减少,大脑缺氧而出现的适应性微调生理过程。懒洋洋、软绵绵、无精打采,昏沉欲睡的春困表现,也就是人体随季节气候的变化的一种自然反应。3jS老中医

   保护阳气 《黄帝内经》里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中医认为人体不仅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与自然环境保持着统一。人依赖自然环境以生存,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必然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机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必然要作出相应的反应。从冬至以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生长上升,人体亦然,到立春以后阳气逐渐增强、大地解冻、冰雪融化、万物复苏,故《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天是主生的,要生长发育,靠得就是这个逐渐增强的阳气。《黄帝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指出阳气在人生中何其重要,比作天与日,贯穿始终,主宰命运,有阳则生、无阳则死。中医治病、防病、养生的出发点和关键,都是以扶助、固护阳气为基础的,就像呵护刚出土的幼苗和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才能使其健康成长。因此,固护好一身之阳气,可永葆生命活力。3jS老中医

   谢富明介绍,春天伊始,天气逐渐变得暖和,尤其初春,雨水节前后冷暖交替,忽冷忽热,如果人体本身的阳气不足、阳气亢盛,或者本身气机有阻滞,那么阳气的上升不及、太过,或在上升的时候受阻滞,就会给人体带来伤害,使正常人体患病,使有病之体加重,所以春天最容易患流感、腮腺炎、面瘫、肺炎、眩晕等疾病,诱发心绞痛、脑血管病等疾病,加重慢性肝病和心脏病等疾病。因此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适当养生,有助于缓解春困现象,同时也可以预防疾病和防止疾病加重。3jS老中医

   调整作息 清晨早起,穿一些宽松的衣服、放松身体、走出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做一些动作轻柔舒缓的体育活动项目,活动关节,舒展肢体可宣通郁滞、疏通气血,有利于气血的运行。同时根据天气冷暖勤加减衣物,避免受风着凉。因为风为春季的主气,如太过或不及,即为风邪。初春寒邪未退完全,风寒之邪相合,容易损伤阳气,同时剧烈的运动不仅不能有助于阳气的升发,反而因为阴液的丢失导致阳气的耗损。故《黄帝内经》说:“夜卧早起,广布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3jS老中医

   精神调节 轻松和愉悦的心态可使人精神振奋。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肝主春,肝与春气相通,是因为春季为一年之始,阳气始生,自然界一派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人体之肝属木,主疏泄,恶抑郁而喜条达,与人体的精神调节有密切关系,为“阴中之少阳”,故肝气与春气相通。《黄帝内经》说:“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因此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诸多方面都必须春气的升发和肝胆之气的畅达之性。3jS老中医

   饮食调摄 中医认为,绿色、青色属肝属木,其性升发,顺应春气。春季饮食要清淡,多进食绿叶类的蔬菜,尤其菠菜、芹菜萝卜等,少食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脾胃受损,中焦气机失畅,影响肝胆之气的升发。姜、葱、蒜、韭菜等辛温之品适量食用,因为辛温之品有助于阳气的升发,但是不能升发太过。谢富明提醒,每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不同体质,阳气的盛衰,遵循、顺从自然规律,兼顾饮食、运动、心态、生活习惯、气候、环境等因素,坚持有规律的健康生活方式,使五脏安康,五伦有序,自然会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正如《黄帝内经》所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3jS老中医


3jS老中医


 3jS老中医


  【老中医专稿·转载注明出处】  
 
 
 
 
 
 
 
 
 
站内搜索
  中医专题 
· 国人体质可分为九种
  最新专题
· 心血管病成中国人病亡首· 人的致病之源--难袪的"
· 缓解春困 中医支招· 中医调理“节后综合征”
· 简单脉象,让你对身体有· 女性朋友阳虚体质如何调
· 五类“糖友”,最宜看中· 得了失眠怎么办?
· 十三功法防治颈椎病· 天冷过劳谨防脑血管意外
 
  食疗药膳
· 肾病患者如何调养· 肾虚男的五种滋补办法
· 初秋肾虚应该多吃几个滋· 辨证用膳 告别便秘
· 常见骨外伤调理药膳· 食疗验方止久咳
· 自泡药酒误区多· 失眠中医食疗药膳
· 阳痿食疗方· 牙龈出血 试试食疗
  针灸推拿
· 天枢——消子宫肌瘤效堪· 针灸辨证 不离经络
· 针灸不离循按,治疗当辨· 急性胃炎中医针灸诊疗
· 按摩治泄泻· 尿路感染中医针灸诊疗
· 便秘中医针灸诊疗· 咽炎中医针刺诊疗
· 荨麻疹中医针灸医疗· 小儿发热中医推拿诊疗
 
 
  中医病证
·耳聋中 ·红斑狼 ·多囊卵 ·消渴中 ·肺痨中 ·胆结石 ·肝癌中 ·心悸中 ·遗精中 ·夏季热 ·抑郁症 ·癃闭(小 ·喉痈中 ·咽炎( ·水肿中 ·紫癜性 ·过敏性 ·小儿夜 ·腹痛中 ·呃逆中 ·痞满中 ·小儿腹 ·小儿呕 ·滞颐(流 ·口疮中 ·鹅口疮 ·喘证中 ·小儿肺 ·小儿咳 ·鹅掌风 ·缺乳中 ·癥瘕中
 


Copyright 2006-2020,版权所有 老中医一对一 laozhongyi.yiduiyi.Net.CN laozhongyi.yiduiyi.Net.CN
本站所载方药仅供学术研究,不能作为治疗依据,服用药物或进行治疗时,请遵医嘱。
本站部分图文取自互联网。若发现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将删除作品、停止传播
扫码加公众号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