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_你身边的中医专家
·疾病版 ·英文  ·简体 ·繁体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 业内新闻 | 针灸推拿 | 中医妇儿 | 不孕不育 | 肾肺膀胱 | 中医外科 | 中医病症 | 中医基础 | 用药常识 | 中医养生 |
论坛 | 经典书库 | 食疗药膳 | 男科杂症 | 十月怀胎 | 心脑血管 | 疾病辩证 | 中医性学 | 名医名家 | 美容健身 | 单方偏方 |
疾病专题: | 糖尿病 | 高血压 | 更年期 | 前列腺 | 抑郁症 | 关节炎 | 冠心病 | 肝硬化 | 荨麻疹 | 黄褐斑 | 失眠症 | 腰腿痛 | 口腔炎 | 脑中风 | 多动症 | 牙痛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大众健康 > 药品
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区别
  laozhongyi.yiduiyi.net.cn  时间:04-17  来源:  发布:laozhongyi
 
 

    《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补益剂:补阳) SgF老中医
【组成】 SgF老中医
  干地黄240g,山药,山茱萸,泽泻等各120g,茯苓90g,牡丹皮90g,桂枝30g,附子(炮)30g。 SgF老中医
【用法】 SgF老中医
  炼蜜为丸,每丸重15g,早晚各一丸,开水送下.或根据原方用量比例酌情增减,水煎服。 SgF老中医
【功用】 SgF老中医
  温补肾阳。 SgF老中医
【主治】 SgF老中医
  肾阳不足。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尺脉沉细,舌质淡而胖,苔薄白不燥。以及脚气、痰饮、消渴、转胞等证。 SgF老中医
【方解】 SgF老中医
  本方治证为肾阳虚,命门之火不足。 SgF老中医
  腰痛脚软,下半身欠温,少腹拘急,俱为肾阳不足,不能温养下焦; SgF老中医
  小便不利,是则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 SgF老中医
  痰饮、脚气均由肾阳虚不能蒸津化液,上泛则为痰饮,水湿下积则脚气上入为少腹不仁; SgF老中医
  小便反多,是由肾中阴阳俱虚而成下消之证; SgF老中医
  转胞亦由肾气不足,水聚不化所致。 SgF老中医
  故本证治法,是以温补肾阳为主。 SgF老中医
  方用干地黄滋补肾阴,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脾,并以少量桂枝、附子温补肾中之阳,意在微微生长少火以生肾气.其目的在于“益炎之源,以消阴翳”。 SgF老中医
  方中泽泻、茯苓利水渗湿,丹皮清泻肝火,与温补肾阳药相配,意在补中寓泻,以使补而不腻。 SgF老中医

  六味地黄汤(丸)【原名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补益剂:补阴) SgF老中医
【组成】 SgF老中医
  熟地黄24g、山茱萸12g、干山药12g、泽泻9g、茯苓(去皮)9g、丹皮9g。 SgF老中医
【用法】 SgF老中医
  炼蜜为刃每丸红重15g,成年人每服一丸,日三次,空腹时服,开水送下,或水煎服。 SgF老中医
【功用】 SgF老中医
  滋补肝肾。 SgF老中医
【主治】 SgF老中医
  肝肾阴虚。 SgF老中医
  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以及小儿囟门开不合之症。 SgF老中医
  或虚火上炎而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或消渴,或虚火牙痛,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SgF老中医
【方解】 SgF老中医
  本方系将《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桂枝、附子所组成。 SgF老中医
  原著用治小儿肝肾阴虚不足之证。 SgF老中医
  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消渴,牙痛,口燥咽干,舌红少苔等症,俱属阴虚阳亢,或水亏火旺所导致。 SgF老中医
  故本方立法,以肾、肝、脾三阴并补而重在补肾阴为主。 SgF老中医
  方中熟地滋肾阴,益精髓是为君药。 SgF老中医
  山茱萸酸温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共成三阴并补以收补肾治本之功。 SgF老中医
  本方配伍的另一特点是“补中有泻”: SgF老中医
  即泽泻配熟地而泻肾降浊; SgF老中医
  丹皮配山茱萸以泻肝火; SgF老中医
  茯苓配山药而渗脾湿。 SgF老中医
  此即所谓“三泻”或称“三开”。 SgF老中医
  如此配伍,虽是补泻并用,但是配“泻”是为防止滋补之品产生滞腻之弊,实际还是以补为主。 SgF老中医
  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等病,但必须具有肝肾阴虚的证候。 SgF老中医

  《金匮》肾气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桂、附,以温命门之火,以补肾阳为主。由此,六味地黄丸补肾阴虚、而《金匮》肾气丸补肾阳虚,成为治肾的名方。两方不需同用,一般也不同用。SgF老中医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现在生产的‘金匮肾气丸’成药,里面的组成比原方多了‘牛膝’‘车前子’两味药。也就是说,现在卖的‘金匮肾气丸’实际是原来的‘济生肾气丸’。功用主治都有了很大的区别。而现在卖的‘桂附地黄丸’才是原来的‘金匮肾气丸’。患者要看好药物的组成和功效、主治,不要误服。SgF老中医
SgF老中医


  【老中医专稿·转载注明出处】  
 
 
 
 
 
 
 
 
 
站内搜索
  中医专题 
· 如何避孕适合你
  最新专题
· 吃这些药,注意你的“小· 吃中药有这6大食物要忌口
· 喝中药的禁忌· 5招判断药物过期
· 牛奶果汁茶水不宜送服药· 煎药小窍门
· 药品漏服 补救有章法· 如何鉴别野山参
· 药驾有害司机慎行别乱吃· 中药要用凉水泡
 
  食疗药膳
· 肾病患者如何调养· 肾虚男的五种滋补办法
· 初秋肾虚应该多吃几个滋· 辨证用膳 告别便秘
· 常见骨外伤调理药膳· 食疗验方止久咳
· 自泡药酒误区多· 失眠中医食疗药膳
· 阳痿食疗方· 牙龈出血 试试食疗
  针灸推拿
· 天枢——消子宫肌瘤效堪· 针灸辨证 不离经络
· 针灸不离循按,治疗当辨· 急性胃炎中医针灸诊疗
· 按摩治泄泻· 尿路感染中医针灸诊疗
· 便秘中医针灸诊疗· 咽炎中医针刺诊疗
· 荨麻疹中医针灸医疗· 小儿发热中医推拿诊疗
 
 
  中医病证
·耳聋中 ·红斑狼 ·多囊卵 ·消渴中 ·肺痨中 ·胆结石 ·肝癌中 ·心悸中 ·遗精中 ·夏季热 ·抑郁症 ·癃闭(小 ·喉痈中 ·咽炎( ·水肿中 ·紫癜性 ·过敏性 ·小儿夜 ·腹痛中 ·呃逆中 ·痞满中 ·小儿腹 ·小儿呕 ·滞颐(流 ·口疮中 ·鹅口疮 ·喘证中 ·小儿肺 ·小儿咳 ·鹅掌风 ·缺乳中 ·癥瘕中
 


Copyright 2006-2012,版权所有 laozhongyi.yiduiyi.Net.CN
本站所载方药仅供学术研究,不能作为治疗依据,服用药物或进行治疗时,请遵医嘱。
本站部分图文取自互联网。若发现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将删除作品、停止传播
扫码加公众号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