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_你身边的中医专家
·疾病版 ·英文  ·简体 ·繁体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 业内新闻 | 针灸推拿 | 中医妇儿 | 不孕不育 | 肾肺膀胱 | 中医外科 | 中医病症 | 中医基础 | 用药常识 | 中医养生 |
论坛 | 经典书库 | 食疗药膳 | 男科杂症 | 十月怀胎 | 心脑血管 | 疾病辩证 | 中医性学 | 名医名家 | 美容健身 | 单方偏方 |
疾病专题: | 糖尿病 | 高血压 | 更年期 | 前列腺 | 抑郁症 | 关节炎 | 冠心病 | 肝硬化 | 荨麻疹 | 黄褐斑 | 失眠症 | 腰腿痛 | 口腔炎 | 脑中风 | 多动症 | 牙痛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胃肠肝胆 > 肝胆胰腺 > 肝脏病症
胆胀 (西医病名:慢性胆囊炎)
  laozhongyi.yiduiyi.net.cn  时间:04-01  来源:  发布:laozhongyi
 
 

    胆胀之名出《灵柩·胀论》,曰:“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5w5老中医
    胆胀是因湿热痰瘀等邪阻滞于胆,或因情志郁怒等刺激,使胆气郁滞不舒。以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痞胀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胀[著]病类疾病。5w5老中医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慢性胆囊炎。临床多数合并有胆石。5w5老中医

5w5老中医
[诊断依据]5w5老中医
    1.多见于女性肥胖者。好发于30~50岁。病史较长,常呈慢性迁延性经过,可反复急性发作。 5w5老中医
    2.右上腹部隐痛,痞胀不舒,纳呆,腹胀,嗳气,便溏。诸症于进食油腻后加重。5w5老中医
    3.发作时可为右上腹绞痛,放射至右肩,可伴发热,或有恶心呕吐。右上腹有压痛,胆囊区触痛明显,甚或触及肿大之胆囊。白细胞总数增高。5w5老中医
    4.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结石,膨大的胆囊,胆囊钙化和胆囊乳状不透明阴影等。胆囊造影可见胆囊显影淡或不显影,胆囊缩小或变形,脂餐后胆囊收缩或排空功能不良。超声检查见胆囊壁增厚,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结石等。5w5老中医

5w5老中医
[鉴别诊断] 5w5老中医
    1.胃疡、胃络痛、胃痞、胃胀、 胃癌等:据病史、体征、X线钡餐、胃镜和B超等检查可资鉴别。5w5老中医
    2.胰胀:中上腹痛向腰背部放射,X线腹部平片有时发现胰腺钙化或结石,胰功肽试验排泄率明显减少。5w5老中医
    3.肝著:有肝热病或肝温病史,无胆瘅急性发作史,肝功能异常,肝脏多肿大,B超及胆囊造影无胆囊异常发现。5w5老中医
   4.肝癌、胆癌:病史短,进展快,腹痛、黄疸等进行性加重,B超、CT等检查可资鉴别。肝癌并有甲胎蛋白(AFP)持续阳性、肝肿大EG且坚硬不平。5w5老中医

5w5老中医
[辨证论治] 5w5老中医
    1.肝气郁滞证:上腹胀痛,连及胁肋或肩背,胸脘满闷,口苦厌油,舌苔薄白或腻,脉弦。疏肝解郁、行气止痛。5w5老中医
    2.肝胆郁热证:右胁疼痛,痛牵脊背,口苦口干,大便干燥,小便短黄,舌苔黄,脉弦。清泻肝胆、理气止痛.5w5老中医
    3.肝郁脾虚证:右上腹胀痛,痞闷不舒,纳呆,腹胀,嗳气,便溏,舌苔白,脉弦细。疏肝理气健脾。 5w5老中医
    4.肝胆瘀滞证:右上腹疼痛,痛有定处,状如针刺或刀割,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活血化瘀、行气止痛。5w5老中医


  【老中医专稿·转载注明出处】  
 
 
 
 
 
 
 
 
 
站内搜索
  中医专题 
  最新专题
· 中医: 肝病来袭的九大信· 肝厥 (西医病名:肝昏迷
· 肝癌 (西医病名:原发性· 鼓胀 (西医病名:腹水)
· 肝瘤 (西医病名:肝内囊· 鼓胀 (西医病名:腹水)
· 肝积 (西医病名:肝硬变· 肝著;肝着;肝胀 (西医
· 肝癖[痞] (西医病名:脂· 肝痨(西医病名:肝结核)
 
  食疗药膳
· 肾病患者如何调养· 肾虚男的五种滋补办法
· 初秋肾虚应该多吃几个滋· 辨证用膳 告别便秘
· 常见骨外伤调理药膳· 食疗验方止久咳
· 自泡药酒误区多· 失眠中医食疗药膳
· 阳痿食疗方· 牙龈出血 试试食疗
  针灸推拿
· 天枢——消子宫肌瘤效堪· 针灸辨证 不离经络
· 针灸不离循按,治疗当辨· 急性胃炎中医针灸诊疗
· 按摩治泄泻· 尿路感染中医针灸诊疗
· 便秘中医针灸诊疗· 咽炎中医针刺诊疗
· 荨麻疹中医针灸医疗· 小儿发热中医推拿诊疗
 
 
  中医病证
·耳聋中 ·红斑狼 ·多囊卵 ·消渴中 ·肺痨中 ·胆结石 ·肝癌中 ·心悸中 ·遗精中 ·夏季热 ·抑郁症 ·癃闭(小 ·喉痈中 ·咽炎( ·水肿中 ·紫癜性 ·过敏性 ·小儿夜 ·腹痛中 ·呃逆中 ·痞满中 ·小儿腹 ·小儿呕 ·滞颐(流 ·口疮中 ·鹅口疮 ·喘证中 ·小儿肺 ·小儿咳 ·鹅掌风 ·缺乳中 ·癥瘕中
 


Copyright 2006-2020,版权所有 老中医一对一 laozhongyi.yiduiyi.Net.CN laozhongyi.yiduiyi.Net.CN
本站所载方药仅供学术研究,不能作为治疗依据,服用药物或进行治疗时,请遵医嘱。
本站部分图文取自互联网。若发现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将删除作品、停止传播
扫码加公众号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