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_你身边的中医专家
·疾病版 ·英文  ·简体 ·繁体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 业内新闻 | 针灸推拿 | 中医妇儿 | 不孕不育 | 肾肺膀胱 | 中医外科 | 中医病症 | 中医基础 | 用药常识 | 中医养生 |
论坛 | 经典书库 | 食疗药膳 | 男科杂症 | 十月怀胎 | 心脑血管 | 疾病辩证 | 中医性学 | 名医名家 | 美容健身 | 单方偏方 |
疾病专题: | 糖尿病 | 高血压 | 更年期 | 前列腺 | 抑郁症 | 关节炎 | 冠心病 | 肝硬化 | 荨麻疹 | 黄褐斑 | 失眠症 | 腰腿痛 | 口腔炎 | 脑中风 | 多动症 | 牙痛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胃肠肝胆 > 胃肠食道 > 慢性肠炎
久泻之中医诊断与鉴别
  laozhongyi.yiduiyi.net.cn  时间:04-29  来源:  发布:laozhongyi
 
 

knQ老中医

                               什么是久泻knQ老中医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为主的病证。泄泻36个月不愈,或伴有腹部隐痛,大便夹有黏液甚或脓血等症状者,即为久泻。

knQ老中医

  泄泻一般有暴泻、久泻之分。暴泻多为伤食、寒湿、湿热所致,其证多实,多由外邪阻滞肠胃,遏阻脾气,清浊不分所致。其诊治较易,不属疑难病范畴,故本篇不予讨论。久泻则多为虚证,由于肝虚有湿、肝气乘脾、火不暖土、寒热错杂等所致。久泻虚实夹杂,病程较长,治疗甚为困难,故属疑难病范畴。

knQ老中医

  久泻属于中医肠擗、久痢、肠风、飧泄、濡泄等范畴。

knQ老中医

  久泻可见于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过敏、肠结核及一部分肠胃功能紊乱的病人。因此确诊为上述疾病,并表现有久泻症状者,可参考久泻的理论和方药。

knQ老中医

  [病因]knQ老中医
  久泻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初起多因感受湿、寒、暑、热、风等邪气,或情志失调,或久病脏气虚弱,或劳累过度等因素,内伤脾胃,气机壅滞,湿邪困阻,血运不畅,日久由暴泻转变为久泻,其主要病因病机可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knQ老中医
  1.脾虚湿盛,清阳下陷 由于养生不慎,湿、寒、暑、热、风等邪气入侵,内舍肠胃,或饮食不洁,恣食生冷,或劳倦内伤,久病失养,均可导致湿胜困脾,脾失运化,清浊不分而下泄。泄泻既成,失治或误治,日久泄泻伤正,脾气更为虚弱,更不能运化水湿和升举清阳,致越泻正气越虚,不能化水谷以养正,导致久泻难治之证。

knQ老中医

  2.情志失调,肝气犯脾 各种外因导致情志不畅,忧思过度,恼怒伤肝,悲伤日久或长期精神紧张等因素,导致肝气疏泄失常,横逆犯脾克胃,致使胃的受纳和脾的运化失常,津液转输受阻;或原本湿盛之体,复加情志不畅,终成肝强脾弱之久泻。

knQ老中医

  3.年老体弱,命门火衰 若年老体弱或久病失养,或久泻由脾及肾,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不能温脾暖土,致脾运失健。另外,肾为胃关,肾虚胃关失固,则成鸡鸣定时而泻。

knQ老中医

  4.寒热错杂,升降失常 脾虚湿盛泄泻不止,或因肝火犯脾克胃,或过服温燥药物,或恣食辛辣酒酪,或误下伤正,诸般因素,相互纠缠,则成寒热错杂之证。若再兼外邪干犯,则内外合邪,清浊不分,升降失常,致成久泻难治之证。

knQ老中医

  [辨疑思路]knQ老中医
  诊断久泻一般不难,但要进一步辨证泄泻的证型,审证求因,分清病位就比较难了。在辨证时要从以下几点去分析和考虑:knQ老中医
  ()辨病位,以脾、肝、肾为纲knQ老中医
  泄泻日久,必然伤脾,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下迫,久泻难疗。故久泻无论病在何脏,均离不开脾,即张景岳所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所以化浊健脾、补脾益气、补中升阳,均不离开脾,治久泻要始终抓住恢复脾的健运功能。肝的疏泄功能包括疏泄脾土,若肝气郁结犯脾出现痛泄,即要疏肝理脾,叶天士曾提出“泄木安土法”,也多从调理肝脾入手,久病及肾,所谓“阳邪之至,害必归阴,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久泻迁延不愈,非补肾不可除根。所以久泻的辨证应以脾、肝、肾为纲。

knQ老中医

  ()辨病因,重在湿邪为患knQ老中医
  久泻病因虽杂,但基本病因重在湿邪为患,病机不离脾虚。正如《类证治裁》指出的:“一曰飧泄,完谷不化,脉弦肠鸣,湿兼风也;二日溏泄,肠垢污积,溺涩脉数,湿兼热也;三日鹜泄,大便澄清如鸭屎,脉迟尿白,湿兼寒也;四日濡泄,身重肠鸣,所下多水,脉缓,腹不痛者,湿自甚也;五日滑泄,润下不禁,脉微气脱,湿兼虚也。”所以不论何种久泻,其病因都不离于湿。但仍要仔细分辨是寒湿、湿热、寒热夹杂及兼及何脏。

knQ老中医

  ()审寒热,注重寒热错杂knQ老中医
  久泻患者中寒热错杂的甚为常见,或上热下寒,或上寒下热,或寒热混杂,应仔细分辨。凡大便质稀如水,腹痛喜温,手足不温或伴有畏寒、完谷不化者,属寒证,而大便色黄如酱,便下不畅或有臭味,肛门有热感,或小便短赤,口渴喜冷饮者,多属热证。若既有热证症状,又夹有虚寒表现,则多属寒热错杂证。临床辨证时需辨别寒热多寡、主次,相机择药。

knQ老中医

  [中医治疗]knQ老中医
  1.脾虚湿盛,清阳不升knQ老中医
  证候:大便稀溏日久不愈,或夹有不消化食物,不思饮食,食后胃腹胀满,倦怠乏力,稍进油腻食物泄就加重,面色萎黄,舌淡舌体胖或边有齿痕,脉沉缓或细弱。knQ老中医
  治法:健脾渗湿止泻。knQ老中医
 

knQ老中医

  2.肝脾不和,肝强脾弱knQ老中医
  证候:泄泻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并每随情绪变化而增减。泻前腹痛,胸胁闷胀,食少嗳气,矢气较频,泻下物多为稀黄便,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或弦缓。 knQ老中医
  治法:调和肝脾,柔肝止泻。
knQ老中医
  

knQ老中医

  3.命门火衰,运化无权knQ老中医
  证候:久泻不止,或五更泄泻,完谷不化,肠鸣腹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形寒肢冷,面色胱白,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质淡白,脉沉迟无力。knQ老中医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knQ老中医
  

knQ老中医

  4.寒热错杂,虚实并见knQ老中医
  证候:久泻不止或五更泄泻,泻下物时有臭味,或大便夹有黏冻,或先硬后溏,心烦嘈杂,腹部时痛,四肢不温,舌苔薄黄,脉象沉弱等。knQ老中医
  治法:辛散苦降,寒热并进。knQ老中医
  

knQ老中医

  [病例]

knQ老中医

1:万某某,男,37岁。425日初诊。

knQ老中医

  胃脘及腹部冷痛,泄泻,每日45次,3年多久治不愈面色不华,精神疲惫,脘腹喜温喜按,舌质黯,苔薄白,脉沉细。 knQ老中医
  辨证:脾胃虚弱,湿盛久泻。
knQ老中医
  治法:健脾益气,厚肠止泻。
knQ老中医
  服秘方6剂,二诊(53):服上方效果明显,泄泻次数减少,腹痛减轻,四肢觉有力。继用上方加减治疗。此后又诊3次,均以此方为主,稍事化裁。一个多月后病情大减,大便次数一日一二次,便软不痛,精神大振。随后仍以上方为丸服用以图巩固。

knQ老中医

  按:久泻3年,脾虚已著,面色不华,精神疲惫,脘腹冷痛喜揉按,皆脾虚之征也。泄泻每日45次,则湿邪较甚不能化津液而荣身,反下迫而泻。方中药物切中病机,故始终以此方为主加减,终获显效。

knQ老中医

 knQ老中医

knQ老中医

2:龙某某,女,61岁。313日初诊。

knQ老中医

  左侧小腹隐隐作痛7个月,有时大便中可见脓血,直肠镜检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肠内积液,断续泄泻已有半年余,头晕,身体消瘦,服中西药无明显效果;饮食二便正常,舌质红,苔黄稍厚腻,脉滑略数。knQ老中医
  辨证:湿热泄泻,毒瘀交结。 knQ老中医
  治法: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knQ老中医
  用秘方治疗,二诊(321):服药后腹已不痛,大便无脓血,舌质淡,苔白,余症如前。湿热已去,脾虚显露。方药随症加减服用,半月后再诊时,诉病已去大半,腹已不痛,无脓血便,惟有时大便仍不成形,消瘦,继以健脾渗湿方剂巩固。

knQ老中医

  按:此患者虽年老久泻,仍表现出一派湿热壅盛征象,方中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化瘀止血、消积的作用。然毕竟久泻之人,故湿热稍挫,即转而注意扶脾,减轻清热燥湿之品的用量,防止苦寒伤脾败胃,故用后效果明显。

knQ老中医

 knQ老中医

knQ老中医

3:顾某某,男,34岁。

knQ老中医

  一年前腹痛、腹泻、血性黏液便频作,经X线钡剂灌肠,于降结肠下部及直肠,分别发现肠壁呈微细锯齿样阴影,乙状结肠镜证实有4处溃疡,周围肠黏膜轻度水肿、糜烂,并有出血倾向。一年来多处求治无效。主诉泄下黏液带血糊状便,日37次,泻前脐腹左下疼痛,轻度里急后重感,尚有腹部痞胀不适,食欲不香,肢体乏力,有时发热,尿黄,脉数微弦,舌质红绛,苔中心浊腻。knQ老中医
  辨证:湿热下注,肠风不敛。knQ老中医
  治法;清热利湿,散风敛疡。knQ老中医
  服用秘方1个半月,大便转为正常。乙状结肠镜检,溃疡面基本愈合,获得治愈。

knQ老中医

  按:溃疡性结肠炎之症状与痢疾相似,可以按痢疾湿热下注论治。此方药清热利湿,散风敛疡,清敛结合收效显著。久泻之治,一要辨治准确,二要坚持用药。

knQ老中医


  【老中医专稿·转载注明出处】  
 
 
 
 
 
 
 
 
 
站内搜索
  中医专题 
·  肛肠病中医全攻略(上)
  最新专题
· 中医辨治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肠性的分型治疗
· 大肠癌中医辨证· 便秘的中医辩证分型
· 久泻之中医诊断与鉴别· 便 血
· 便秘;便闭· 泄泻;腹泻
·  肛肠病中医全攻略(下)·  肛肠病中医全攻略(上)
 
  食疗药膳
· 肾病患者如何调养· 肾虚男的五种滋补办法
· 初秋肾虚应该多吃几个滋· 辨证用膳 告别便秘
· 常见骨外伤调理药膳· 食疗验方止久咳
· 自泡药酒误区多· 失眠中医食疗药膳
· 阳痿食疗方· 牙龈出血 试试食疗
  针灸推拿
· 天枢——消子宫肌瘤效堪· 针灸辨证 不离经络
· 针灸不离循按,治疗当辨· 急性胃炎中医针灸诊疗
· 按摩治泄泻· 尿路感染中医针灸诊疗
· 便秘中医针灸诊疗· 咽炎中医针刺诊疗
· 荨麻疹中医针灸医疗· 小儿发热中医推拿诊疗
 
 
  中医病证
·耳聋中 ·红斑狼 ·多囊卵 ·消渴中 ·肺痨中 ·胆结石 ·肝癌中 ·心悸中 ·遗精中 ·夏季热 ·抑郁症 ·癃闭(小 ·喉痈中 ·咽炎( ·水肿中 ·紫癜性 ·过敏性 ·小儿夜 ·腹痛中 ·呃逆中 ·痞满中 ·小儿腹 ·小儿呕 ·滞颐(流 ·口疮中 ·鹅口疮 ·喘证中 ·小儿肺 ·小儿咳 ·鹅掌风 ·缺乳中 ·癥瘕中
 


Copyright 2006-2020,版权所有 老中医一对一 laozhongyi.yiduiyi.Net.CN laozhongyi.yiduiyi.Net.CN
本站所载方药仅供学术研究,不能作为治疗依据,服用药物或进行治疗时,请遵医嘱。
本站部分图文取自互联网。若发现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将删除作品、停止传播
扫码加公众号在线咨询